丰台区: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打通中小企业融资通道
为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普及度和普惠面,促进北京市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及相关委办局联合各区积极推进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工作。现发布丰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案例。
丰台区: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打通中小企业融资通道
一、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丰台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质押工作,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质押对于盘活中小企业专利,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活力的重要作用。2017年,丰台区制定的《丰台区专利促进与保护管理办法(试行)》中就涉及了针对专利质押贴息的相关条款,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近年来,丰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数量和金额均实现了年均过亿,2021年,专利、商标质押金额为1.126亿元,其中专利质押数为15件,涉及36件专利,质押金额为9360万元;商标质押数为2件,涉及71件商标,质押金额为1900万元。2022年,专利、商标质押金额为3.44亿元,其中专利质押数为36件,涉及87件专利,质押金额为3.44亿元。2023年,专利、商标质押金额为1.9亿元,其中专利质押数为20件,涉及62件专利。
二、主要做法
(一)摸底需求,深挖资源,奠定银企对接工作基础。
1.全面掌握情况。汇总区域内具备一定数量知识产权的企业,通过与企业注册登记数据库、企业年报数据库比对,筛选出具备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资格的企业名单;同时借助丰台区知识产权办公会议联系制度优势,与区科信局、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区管委、区金融办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全面汇总了创新型中小微、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等高质量企业名单,实现了对丰台区科技创新型企业基本情况的全面掌握。
2.深入了解产品。建立与辖区银行机构的沟通联络机制,全面了解银行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工作的情况,同时了解各个银行涉及知识产权的融资产品,指导银行机构深挖已有客户和潜在客户资源,全面推介涉知识产权融资的产品;同时落实“白名单”双向推送机制,向银行推送知识产权领域表现较为突出的“白名单”企业,同时银行也将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企业名单提交至区知识产权局,由区局开展评估并反馈信息,帮助银行精准高效地开展银企对接。
(二)有效指导,强化培训,激发企业质押融资热情。
1.市级部门有效指导。积极争取市知识产权局及直属事业单位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中心对丰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指导,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汇总企业、银行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及时向市级部门寻求指导帮助;及时将反馈结果传达企业和银行机构,保证企业顺利实现融资,尽快投入发展。2023年,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中心走进中关村丰台园,针对加强专利统计监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导航等工作,给予专业指导,并采取多方联动方式,优化知识产权创造环境,深挖高价值专利,助力丰台园科技、经济倍增发展。
2.重点园区强化培训。丰台区知识产权局针对中关村丰台园企业需求,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入园惠企”政策宣讲会,邀请北京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针对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申报工作进行梳理和讲解,详细解读国家和北京市层面的知识产权政策;同时中关村丰台园也积极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政策宣讲会,针对北京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海外知识产权保险政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风险补偿项目和知识产权的评估与抵押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依托知识产权服务管家项目举行了“金融助力专题活动”专场。
展开全文
(三)强化宣传,管家服务,优化提升区域营商环境。
1.大力宣传质押政策。丰台区知识产权局将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积极实地走访企业、银行和投融资机构,大力宣讲《关于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工作的通知》,同时普及市级部门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综合成本费用补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方面的普惠政策,打消企业在融资成本方面的顾虑,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普及度和普惠面。
2.专项管家精准服务。丰台区知识产权局针对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具备轻资产、重知识产权且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通过政府搭台,引导银行、担保公司、评估公司等形成“服务包”,全方位为企业打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路径,提升企业“知产”变“资产”的信心和能力,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成效
(一)政策普及度显著提升。通过一系列的走访调研、“入园惠企”政策宣讲会等活动,一方面提高了银行机构对北京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政策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企业对质押工作的认识,从而双向推动了知识产权质押工作的推进。
(二)初步形成“四位一体”平台。搭建“政府+银行+机构+企业”的“四位一体”平台,使得政府的政策能够更加直接的推介到企业,银行的各类知识产权金融产品能够被更多企业熟知,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对于在融资上有更多需求的企业,担保机构也可进一步提供增信服务。
(三)知识产权融资金额稳定。2021年至2023年,丰台区共有145件专利和商品进行了质押,共融资约6.5亿元,有效解决了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困难。
四、经验启示
(一)建立风险担保机制。银行等融资机构在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时,存在知识产权价值判断上的困难。这也是造成融资方在决定融资时踌躇不决阻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主要原因。在消除融资方的顾虑方面,可以引入保险机制来降低融资方的风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可以考虑通过划分政府担保风险,商业保险风险,银行贷款风险,建立一种风险控制体系。
(二)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价体系。知识产权的价值由市场决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以特定市场为依据,在综合考虑被评估知识产权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影响力、市场的认可和接受程度等,因此,需要有一个公正的价值作为衡量标准。
(三)政府、市场双管齐下共同推动。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知识产权质押工作,前期可由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相应补贴,提高企业、银行和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的积极性,但最终还是要让质押融资回归市场行为,使无论企业、银行还是机构都将知识产权质押同固定资产质押等一样,作为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
来源: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