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军击落6架战机!俄力挺印度反恐到底,这次美俄站在中国对立面
巴军击落6架战机!俄罗斯力挺印度反恐到底,这次,美俄站在中国对立面。
环球网消息,印度空军突然越过克什米尔实控线,9枚导弹砸向巴方境内,印方声称这9处都是“恐怖主义营地”,并强调行动“不会导致局势进一步升级”。
但通过巴方发布的现场画面来看,导弹在夜色中划出刺目光痕,爆炸引发的火球照亮夜空,平民四散奔逃,混乱不堪,所以印军空袭的就是平民区。
央视消息,印军此次空袭造成至少26名平民死亡,46人受伤。
印度此次行动显然经过周密策划。印军可能动用了多种先进武器,包括法制“阵风”战机搭载的“斯卡普-EG”隐身巡航导弹、俄制苏-30MKI携带的“布拉莫斯”导弹。
此外,印军曾在2019年“巴拉科特空袭”中使用幻影-2000投掷以色列“SPICE-2000”精确制导炸弹,此次不排除故技重施。
但莫迪政府显然打错了算盘,巴基斯坦空军可不是吃素的。
巴基斯坦军方在凌晨3时启动紧急响应。空军中将乔杜里在电视讲话中怒斥此次袭击是"对国家主权的公然践踏",宣布所有作战单位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巴军方当天宣布战果:6架印度战机被击落,3架阵风、1架苏-30、1架米格-29全成了废铁,但巴军方战机并没有损失。
同时,巴方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展开报复性打击,宣称摧毁包括旅级指挥所在内的5处军事据点。
这里有一个问题,莫迪为何突然有胆量开战?
长期以来,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军事行动往往投鼠忌器,尤其在2019年印巴空战后,莫迪政府更倾向于通过外交施压而非直接开战。
而且,此前中国与巴基斯坦的“铁杆友谊”也成为缓和印巴矛盾,牵制印度不敢轻易发起战争的重要因素。
展开全文
在本轮印巴危机爆发后,中国多次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中国外长王毅明确表态支持巴基斯坦,强调两国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大使前几日还见了巴总统,重申了中方对巴方的坚定支持,并敦促印度避免使局势进一步恶化。
可以说,正是中国对巴基斯坦的不断声援和军事合作,对印产生了威慑,让莫迪迟迟不敢真的“动武”,但为何突然之间,印巴就开打了呢?
笔者看来,莫迪此时有胆子开打是因为美俄的支持,可以说,这次在印巴问题上美国和俄罗斯站在了中国的对立面。
在克什米尔恐袭事件后,美国最初的表态较为谨慎。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事件“令人遗憾”,呼吁印巴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分歧。
然而,美国务卿鲁比奥的后续发言却透露出更明确的倾向:支持印度的“反恐权利”,多次强调"印度有权自卫",并暗示巴基斯坦需对袭击负责,无形中为印度提供了道义掩护。
但美国的支持大家都知道,不过是口头上的,顶不上什么事,真打起来了印度还得靠自己,真正让莫迪胆子变大的人是普京。
相较于美国的“口头支持”,俄罗斯的行动对印度更具实质意义。环球网消息,长达45分钟的通话中,不仅将俄印关系定义为"享有特权的特殊战略伙伴",并明确表态“全力支持印度反恐”。
俄外长拉夫罗夫虽呼吁印巴依据《西姆拉协定》和《拉合尔宣言》谈判,但暗批巴基斯坦“暂停履行历史协议”,很明显立场已经偏向印度。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迅速向印度交付了一批“伊格拉-S”便携式防空导弹,这些武器已部署至克什米尔前线,直接针对巴基斯坦的空中力量。
俄印还签署了新的军售合同,未来可能向印度空军提供更多先进装备。这种“紧急军援加外交声援”的组合,无疑增强了印度的军事信心。
美国支持印度并不意外,印太战略下,印度是制衡中国的重要棋子。
但俄罗斯的立场尤为值得玩味。传统上,俄方在印巴间保持中立,甚至向巴基斯坦出售少量武器。然而,俄乌冲突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破裂,经济严重依赖对印军售。
据悉,印度作为俄罗斯最大武器出口市场,占俄对外军贸总额的28%。此时力挺印度,既能巩固军火市场,又可借印度牵制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精力。
对中国而言,美俄的站队使南亚局势复杂化。若印巴冲突扩大,中国将面临两难:一方面,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不容有失;另一方面,中国不愿被卷入代理人战争。
目前中方仍坚持“劝和促谈”,但若印度借美俄支持持续施压,不排除中国通过军事合作或联合国框架加大对巴支援。
笔者看来,现在印巴冲突仍限于空中交火和边境炮击,但风险不容忽视。若印度进一步扩大军事行动,或巴基斯坦采取报复性打击,局势可能迅速恶化。
美俄的态度仍是关键变量——若俄罗斯持续军援印度,或美国默许印度“有限打击”,冲突可能延长;反之,若大国联合施压,双方或被迫回到谈判桌。
评论